第463章 战斗无处不在-《临安不夜侯》
            
            
            
                
    第(1/3)页
    如果想打败仗,当然是很容易的。
    但是要败而有序,却比打胜仗还要难。
    这对三军将士的要求极高。
    即便是诈败,能够执行诈败并且诱敌成功的军队,其官兵素质和军纪森然,都是值得称道的。
    毕竟主将“诈败”的战略意图,不可能让士兵们知道,甚至中下级军官们都不可能知道。
    因此所谓的“诈败”,对他们而言,就是真的败了。
    这个时候,还能遵照军令有序撤退的,这支军队绝非等闲。
    乌古论元忠很清楚,他的军队,是做不到这样要求的。
    索性,除了部分中军精锐,元忠所调动的兵马,全都是由渤海人契丹人汉人组成的炮灰。
    双方在一片开阔地上遭遇了。
    叛军一方后方一侧有座山,李太公带着杨沅,由百余名骑士护卫着,就在这座山上观战。
    在杨沅的要求下,乌古论盈歌已被解开了捆绑,也骑在一匹马上,就伴在杨沅身边。
    她这时已经知道自己先前听岔了话。
    当时倒不是杨沅吐字发音不清楚,而是盈歌在磨房里替金玉贞担心了一晚上,担心的就是发生那种事。
    所以杨沅抽冷子说了一句“上船了”,没头没尾的,盈歌先入为主,很容易就想岔了。
    此时她心里倒是有点讪讪的不好意思了。
    从这里,可以很清楚地观望山下的阵势。
    完颜驴蹄一方,先锋大将沙牛儿正在集结精锐,准备发起冲锋。
    锋利的攻击阵型的头部已经组合完成了,偶尔有战马嘶鸣声传来。
    乌古论元忠的先锋兵马约有三千多人,人数没有沙牛儿的兵马多。
    而且,元忠的先锋人马从服色上看,也比沙牛儿的兵马还要杂乱。
    完颜驴蹄和完颜大睿有心一战就打怕了完颜雍,所以集结的都是精锐。
    可乌古论元忠派出的兵,有戍军、有签军、有民壮,服色五花八门。
    他们的斥候,已经提前半个多时辰就传回了叛军迎面而来的消息。
    所以元忠的先锋人马,提前做出了一些准备。
    开阔地上,摆上了一些不太规整的鹿砦和拒马。
    由于这里是一片开阔地,这些鹿砦和拒马只能用来抵挡一下叛军的正面冲锋。
    因此,辽阳兵向两翼安排了不少弓箭手和长枪兵。
    “咚!咚咚咚咚……”
    鼓角轰鸣,完颜驴蹄的大将沙牛儿举起狼牙棒,大喊一声,一马当先冲向对方的拒马。
    人马如潮,紧随其后。
    对面,一波箭雨像扑面而来的蜂群,嗡鸣着袭来。
    简单的防御无法阻止沙牛儿的猛攻,双方很快就进入了短军相接的阶段。
    漫山遍野都是双方冲突来去的骑兵和步卒,呐喊厮杀声越来越激烈,而原野上的尸骸也变得越来越多。
    杨沅站在山坡上,冷静地观察着。
    这种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交锋场面,他还真的没有见过。
    不过,他可不是为了看热闹,而是为了评估一下金兵的战斗力。
    自从“绍兴和议”以来,已经过了十五年了。
    宋金两国的一线士兵,几乎全都换了一遍。
    现在宋金两国的士兵战斗力如何,就算双方的边军将领们也未必了解清楚。
    而现在,展现在杨沅面前的,可是一场毫无保留毫无掩饰的战斗,机会何等难得。
    乌古论盈歌不太明白李太公为什么要把她拉到战场上来。
    她现在只有双手被牛皮绳儿捆绑在腹前,双手能够抓住前鞍桥,缰绳则握在杨沅手里。
    盈歌正好奇地看着交战的双方,忽然心头一跳,双眼霍然张大。
    因为她看到了辽阳兵的援军。
    大队辽阳援兵正从后方赶过来,有少量的骑兵、大部分是步兵。
    在这支援军中打起一面大旗,上面是用女真文书写的“乌古论”。
    想到自己大哥正在完颜雍帐下听用,盈歌一下子就明白是大哥来了,不禁失声叫道:“是我哥?”
    李太公微笑地看了她一眼,用马鞭向前一指,道:“不错,那是乌古论元忠的兵马。
    盈歌姑娘,今天你将会看到,你们乌古论氏依附于完颜雍,是一个最错误的选择!”
    “呜~~~”
    号角声响起,完颜大睿派谋克“陆天飞”率领一支精锐骑兵,自后方突然迂回而出,截向元忠援军的侧翼。
    而在另一方,则是一支步卒部队缓缓前进。
    虽然这支步兵穿插的速度慢一些,但它的出现,必然牵制敌方,为另一侧的骑兵制造机会。
    肥天禄一马当先,冲在最前头。
    以他多年征战沙场的经验,一看就知道迎面之敌不是辽阳精锐。
    不过,即便不是精锐,也能从双方的战斗中大概评估出对方的战斗力。
    更何况,完颜驴蹄和完颜大睿这边出动的可是精锐。
    这支精锐是由他们的部曲、家将们组成的,可以说比起普通的金国正规军还要强大许多。
    然而肥天禄把他们的战斗表现看在眼中,却觉得金兵的战斗力比起当年下滑非常严重。
    如今的金军,和他在岳家军时所面对的金兵相比,无论是单兵战力还是应战时的军事素养,都下滑严重。
    这是以前派遣使节或者秘谍,都很难掌握的第一手资料。
    毕竟使节看到的都是样子货。
    而秘谍呢?即便他能成功混入金国正规军,由于久无战事,他们也很难对金兵的战斗力做出一個客观、准确的评价。
    这件事很重要!
    得让杨学士务必把这份情报尽快反馈给大宋朝廷。
    肥天禄心中思索着,一支利箭已经射了出去。
    等他第二支利箭射出去,他已经冲的很近了。
    肥天禄便迅速收弓,摘下了长枪,长枪一拧,就向侧翼一名敌军扎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