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鱼片粥-《吃货的摆摊日常(美食)》
            
            
            
                
    第(1/3)页
    甲一挨板子的事儿,很快传遍了春风楼。
    胡立知道了,刚才看见宋荔敲花妈妈房里,总感觉甲一挨板子的事,跟宋荔脱不了干系。
    私下里,胡立找到宋荔问甲一的事儿。
    宋荔从鼻孔里哼哼:“谁让他骂我,我可不是好惹的。”
    胡立一点不相信她说的话:“甲一这个人睚眦必报,你以后尽量不要跟他起正面冲突。我没事的,反正我已经习惯了。”
    ……
    今儿发了这个月的月例,宋荔把200个铜板拿给干娘,锁在柜子里。
    晚上还是宋荔值班,自然少不了干娘和胡立的荷包蛋。
    明早要出去一趟,她早早歇下。
    心里存着事,一夜她翻来覆去,直到深夜迷迷糊糊,才总算合眼。
    次日清早,宋荔有点想赖床,想着今日要办的事儿,还有未来规划,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温暖的被窝。
    带着打赏的500铜钱,加月例200铜钱,共700个铜板,拿到钱庄里存储着。
    院里的大通铺人多眼杂,锁在柜子里不是很保险,存在钱庄更可靠些。
    700个铜板不算少,重量约莫有四五斤,宋荔用块旧布包着,四角各对折,系成个包袱驼到钱庄。
    因她没有钱庄的银户,得先办理账户手续……
    从荣记钱庄出来,宋荔看时间还早,到常去书坊路过的集市逛了一圈,想要找点赚钱的路子。
    现在她手里有了一点闲钱,可以考虑白天上午出来摆摊的生计。
    因为那位福爷爱吃她的手艺,于是想要从花妈妈手里买她,让宋荔充满了焦虑和危机感。
    只要卖身契捏在别人手里一日,她就要提心吊胆多一日。
    未来的事情谁都无法预料,还是要早作打算。
    一路走来,道路两旁有挑着蔬菜筐来赶集的农人,卖猪肉摊,卖饺子、豆浆、油条、茶叶蛋的摊贩,以及一些杂七杂八的日用百货,竹制农具家具等等,应有尽有,看得人眼花缭乱。
    李记包子铺前排在队伍,生意十分火爆。
    市集的几条主道挤满了人潮,宋荔与一群穿短打常服的中青年壮汉擦肩而过。
    正月还未过完,凤仙郡气候四季如春,每年冬日阴冷的天气屈指可数,早春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宋荔套了好几件外衫,浑身臃肿,像只圆滚滚的雪球。
    这些人穿着单薄,古铜肤色,胳膊上的肌肉匀称结实,似乎是码头的搬运工。
    大概是在附近居住,这时候赶去码头上工。
    搬运凭的一身力气,油水足的吃食,才能长力气,所以在吃食方面很舍得花钱。
    宋荔的眼神追寻着他们的身影,这些人穿过市集,往城外去了。
    码头附近有几家小商贩摊,专门售卖油水足的猪下水汤,生意十分红火……
    一开始宋荔也萌发过到码头摆摊的念头,转念想到猪下水处理复杂繁琐不说,那处原有几家猪下水摊贩,她一个弱女子想到男人堆里分一杯羹,怕是没那么容易。
    码头鱼龙混杂,管理混乱,真出点什么事,得不偿失。
    相较来说城里的市集比较安全,按照占地面积、区域,每月需缴纳20-80个铜板,经常有衙门的巡逻队经过,安全比较有保障。
    从头逛到尾,宋荔发现这条市集的人流量比较可观,摆个小吃摊,应该有点赚头。
    本着货比三家不吃亏,她跑了几家木匠,询问木桶和长柄木勺的售价,最便宜的木桶要56个铜板。
    比一条三斤重的湖鱼还贵哩!
    考虑到制作木桶需要的木料得花钱,手工打磨,耗费人工时间,用铁丝捆扎的工艺,宋荔只希望木桶能结实耐用点。
    经过她软磨硬泡,店家让步,买一只木桶,搭着送她一个长柄木勺,并一些竹制调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