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没有进攻县城的攻坚手段,但鬼子也休想轻易的出城支援。 只要露头,出现在平原地带,会立马遭遇到部队阻击跟袭击。 这边负责指挥的粟司令,那是擅长打神仙仗的人。 借着敌军的混乱,大胆的投入了新四军的主力,意图将多个根据地连成一片,打击日伪军的有生兵力。 面临东西两部夹击,双方虽没有合作,却打的异常默契。 鬼子处在津浦路中央,既要面对第五路军的猛攻,又要面对新四军的穿插捅刀子。 每一刀都捅在要害位置。 就像两个人正在拼命格斗,背后却有人拿着匕首,一下打在你的腰子,另一下扎在你的肝脏。 可你要是回过头来收拾身后的对手,后背不还是露给了别人。 不管你如何占位,始终要遭受两个人围攻,顾头不顾腚。 这是局势所导致,不是指挥官能够解决的问题。 津浦铁路东西两侧,早已不是日军所能掌控的。更不是伪军能够露头的。 打的异常憋屈,伤亡极大,损失极大。 在日军援助部队到达巢湖范围前,第五路军果断的甩开战场,留小股部队断后,主力纷纷的撤离铁路沿线。 向后方防守地带撤退,终止了继续作战的想法。 日军投入了6万余人,沿蚌埠至庐州分布,迅速的支援过来,宛若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撤了,第五路军撤了。 津浦路沿线的战斗也迅速平息。 追吧,第五路军尚有十几万兵力,深入到人家的地盘,利用村、镇打巷战,也不好打。 不追吧,己方损失极大,铁路线遭遇到第二轮的破坏。 公路、桥梁、铁路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击。 炮楼、据点被摧毁多个,所谓的封锁网漏洞百出,处处漏风。 宛若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13军倒是很想集中兵力,一举拿下淮南,收复这片地盘。 但收回来,靠谁来驻扎? 部队携带的后勤物资根本不足以支撑长期作战,缓解了庐州的危机后,那也跟着撤退呗。 没有第二种选择。 第五路军损失兵力1300余人,击毙日伪军5400余人。 新四军折损兵力800余人,击毙日伪军1700余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