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为了筹备这场大战,鬼子从44年底开始筹备,筹集作战物资,调动关东军的精锐,准备作战的油料。 为了准备油料,把不用的船只内的油抽出来,给所谓的坦克战车使用。 没办法,贫油,物资匮乏。 老美也不会让石油进入鬼子的地盘内,封锁交通线,封锁各个海关。 伴随着太平洋上纷争的失利,鬼子渐渐的失去了制海权跟制空权。 似乎挡不住漫天的飞机轰炸,老美的航母甚至可以规划对其本土作战,执行轰炸任务,破坏军工厂及其他工厂。 局势的变化很快,后勤受影响,导致驻扎在国内的几十个师团的日子都不好过。 牛肉罐头变成牛杂罐头,最近变成了牛血罐头,紧接着要更换成杂粮罐头。 味道更是越来越差啊。 很多据点内的鬼子开始饿肚子了,补充不到粮食物资,只能靠手上的武器装备跟游击部队换东西吃。 综合来看,抗战形势一片大好,反攻的日子马上就来了。 只要打通滇缅公路,便有物资源源不断的运输过来,就有鹰酱的补血输送。 当前之重点,还是对滇西缅北反攻。 重新从中原返回滇省,张岚清这边依旧是两位集团军司令占据主导。 对于渡江作战,大家各有不同的想法与思路。 不管哪种想法,至少在同一点上的需求是一样的,需要美械装备,需要火炮跟飞机的掩护渡江。 鬼子在沿途修建了大大小小的炮楼据点,若没有火力加持,过去多少人会死多少人。 55师兵力增加到1.5万余人,基本是张岚清从泛东地区带来的老兵。 除了火炮重武器外,这伙人带来了全套的作战装备。 包括了迫击炮跟战防炮。 “司令,我让孙阳安排了一伙擅长游击作战的精锐,趁机渡过了怒江,这伙人埋伏在山区。” “正如你所说,他们在鬼子后方发现了一些散兵游勇。” 哦? 张岚清诧异的看了看刘丹青,这个安排倒是符合他的心思。 摸清敌人的部署情况,安排敢死队侦查,安排精锐侦察。 “日寇兵力集中于松山、龙陵、腾冲几处,满打满算不过是一个58旅团,区区几千兵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