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筹备防守作战。 滇西与缅北的地盘丢失,令日缅方面军转入被动防守的局面。 既要面对来自滇西的压力,又要防备来自英印军等反扑。 虽折损了两个师团,但鬼子依然有一战的机会,尚有三四个师团的主力部署于缅战区。 真打起来,谁胜谁负还未可知。 局势有了新的变化,缅北滇西暂时处在了主动进攻的态势。 于西皮先生而言,收复了缅西,策应了缅北反攻,这就是一场大大的胜利。 值得大书特书,更要让鹰酱、日不落看一看,华夏士兵说到做到,完成了预期的作战目标。 总结起来一句话,活干完了,得多给点武器装备。 这次作战,让很多人意识到了,美械装备,好东西啊。 尤其是西皮先生,恨不得再来30个师的美械武器,把国内的嫡系中央军全部装备一轮。 此中的利益纠缠,不做多提,那是西皮先生跟史迪威的事情。 于张岚清而言,继续往南拿下腊戌,抢夺该地区囤放的作战物资才是要事。 但日寇尚有3个师团的主力,超过10万兵力驻防在缅。 单靠3个师,绝不可能打得过。 何况他的基本盘也不在这边,后勤如何保证,弹药物资如何保证? 如今守着滇缅公路,先把这个天时地利给占了。 松山是第五路军打下来的,驻扎在松山是谁都抹不去的问题。 令刘丹青将三个师沿滇缅公路驻防,时刻紧盯着进出车辆。 他张岚清也是有身家的,决定在这里开辟一处黑市交易。 只要有美械装备、英械装备运输过来,就总有见不得人的交易。 药品、军火、国外的商品,均要从滇缅公路运输过去。 守在眼皮子底下,这才是真正的近水楼台。 同时期,国内出现了较大的变动。 日寇的海上的交通线被阻断,太平洋战场上的接连失利,让他们感受到了不利的局面。 决心打通华夏战区的交通路网,通过陆地来实现物资的流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