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国内局面突出一个乱,各大战区其实已经没有大规模的战斗了。 唯一战斗比较多的地方,还是华北的敌占区内。 根据地连成片之后,持续的给鬼子放血,攻克炮楼,缴获日伪军的武器。 同时争取大部分伪军起义投诚,扩充队伍,解放县城。 反观国军这一方面,除了少部分地段的反击之外,更多的则是坚守。趁机打压伪军、汉奸,从他们手上赚取到大量的财富。 眼看小鬼子不行了,汉奸失去了主心骨,想依靠国军,重新抱大腿,无论如何都要出出血的。 相较于打鬼子,大多数人更愿意发财。 当兵为了什么,有的人是为了保家卫国,有的人则是为了升官发财换老婆,实现阶级的跨越。 此时此刻,乱局之中,手上的枪杆子是最大的话语权。 此时不抓紧往裤兜里搂东西,还待何时? 没看张岚清也在疯狂的收敛财货呢,只不过收敛的对象不是地方普通人,而是像汉奸、豪绅、日寇这些。 普通人身上有几个钱,榨干了能出多少? 要弄就得从富主身上摸。 否则从哪弄来军饷,从哪犒赏弟兄们。 吃穿用度都靠工厂,但原材料的采购,工人成本,不全靠对外的手段吗? 此时此刻,争取大城市内的受降工作,也是为了争取利益。 城内不仅仅有日寇的军械武器,还有储备的作战物资,一转手就能换成钱。 除此之外,还有来不及逃跑的汉奸,他们手上也捏着不少玩意儿。 楠木椿给张岚清提了醒,鬼子内部已经下达了破坏武器的命令,如果战事不利,宁可毁掉武器再投降。 徐城驻扎的鬼子隶属于华北方面军,楠木椿能不能找到关系还是二话。 荒井蔡蔡旭倒是在徐城,一直有情报传来。 但她的职位太低,决定不了大局。 还非得跟师团中将级别搭上线,才好考虑受降的问题。 山城是很着急的,中原地区的部队只有张岚清,华北大片地盘,正在被八路抢占。 宁可送给张岚清,也不愿意把地盘、政权、武器装备给那边。 时间在相互的摩擦沟通中一晃而过,8月中旬,日寇对外宣布无条件投降。 各受降区迅速整理出来,安排军队接受鬼子投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