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知道东宫的其他人是不是也变了? ——变了,是好,还是不好? 他心里升起一股惆怅,总觉得憋屈,又觉得也许他们变成这般才是最好的。 那父亲从前的教导错了吗? 等到余平拿了纸墨笔砚来,众人写了诗句,太子果然一一点评,然后格外点评了盛宴铃的字。 他说,“你这一手字师从何人?” 盛宴铃:“回殿下,臣女十二岁时认了一位先生,此后读书识字皆从于他手。” 太子缓缓吸入一口气,而后凝眸看她,“哦?先生?你的先生应当很有学问。” 盛宴铃知晓他想要问什么。她也知道该怎么回答——她还知道自己若是不回答,今日怕是要被一直缠着问了。 别人不会知道太子是为了先生而来,只会说他看上她了,所以才多说了几句话。到时候他拍拍屁股走了,她就要落下一个不好的名声。 女子的名声太脆弱,经不起一点风吹。她虽然没想着嫁人,却也怕影响家里的姊妹说亲,心里便极为不高兴,正要顺着他的心思说几句话,就见宁朔上前一步,将她正正好藏在了身后,刚要说话,黄家少爷突然笑着对太子道:“殿下,盛姑娘的先生确实才学好,在下倒是也知晓一些。” 盛宴铃诧异的看了他一眼,然后乖乖闭嘴,继续藏在宁朔的身后。太子看了他一眼,笑着道:“好,那你说说。” 黄正经听黄正气姑娘说过一些那位“景先生”的事情。起因是黄姑娘觉得盛宴铃就喜欢他家先生那样有学问的。 “你们年岁大差不差,应当都是二十多岁。要是你能学得他家先生一两分,说不得宴铃姐姐能欢喜你多些。” 当时黄正经就开玩笑道:“对先生的欢喜和对男人的欢喜又不一样,我学了岂不是变成了她的长辈?” 黄正气:“我说你就听!多听听她先生的事情,你们也能靠着她家先生多说几句话,不然你跟她说什么?你个糟老头子!” 黄正经闻言也觉得对。便将这位景先生的事情记在了心里。所以他此刻对上太子犀利的眼神也不慌张,淡笑着道:“盛姑娘的先生姓景,来历很是神秘。只有一个姓氏,除此之外,盛姑娘对他一无所知,但才学甚是好,这点毋庸置疑。” 太子:“你怎么知晓他才学好?” 黄正气:“若是不好,便教不出盛姑娘这般的好学生。” 这话已然带着些敌意了。太子哑然,然后才明白过来,黄正经是把他当做追求盛宴铃的对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