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要按律处理孔家事务-《我要做明世祖》
            
            
            
                
    第(2/3)页
    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子,说自己是个被人诬陷的傻白甜,还在奏疏里又哭又闹,让皇帝别信别人的举报……这是把统治者当傻子耍吗?
    还是孔彦缙当真以为,自己仰仗着衍圣公的名头,就能让皇帝无条件的信任自己?
    而且孔彦缙的字写的比朱见济还差,都不知道他这把年纪,究竟活到哪里去了!
    “真是要翻天了!”
    从十九日那天起,景泰帝基本隔一天就能收到两份来自孔家的奏疏,内容跟第一天大同小异,都是在各说各话,互相攻击。
    而且随着口水仗越打越久,孔家暴露出来的丑事也越多。
    只是看这些奏疏,都把景泰帝吵的脑袋疼。
    他对着儿子抱怨,“圣人之后,就是这般模样?”
    撕逼程度竟然和村头妇女互扯头发相似,着实让景泰帝大开眼界。
    朱见济安慰好爸爸,“圣人的后代,终究不是圣人……虎父犬子的故事也是常见的嘛!”
    “可把事情闹成这样,大家都不好看!”景泰帝按了下自己的太阳穴,小黄书都被他扔一点去了。
    可见衍圣公给他带来的烦恼并不轻松。
    毕竟对方是大明朝著名的门面工程,要是倒了,那朝廷的颜面也不好放。
    景泰帝纠结着,跟儿子说道,“不如为父派人过去为他们调停一番吧,到底是一家人,哪里有互相成仇的道理?”
    可朱见济拦住了他,让好爸爸千万别学某些领导的样子,因为怕麻烦和爱面子,而放弃了真正的解决办法。
    对用着朴素目光关心这些事情的人来说,他才不在乎有没有丢脸了,只有伸张正义,再收拾好烂摊子才是正道!
    再怎么狡辩和隐瞒,甚至于禁止人讨论相关事务,就能让错误消失,当作从未发生过了?
    善恶有报,
    这是中华儿女最传统和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朝廷,才是最让他们喜欢的。
    有时候做错事不可怕,毕竟家大业大不可能管到方方面面,可错了不承认,乃至于上下都装聋作哑,那才是真的败人缘。
    古来王朝,有多少是因为死要面子而活受罪的?
    朱见济也不想让衍圣公就这样轻飘飘地度过这次的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