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家有四个孩子,两个弟弟妹妹都还小,只有他和大宝,是已经到了年纪可以出去做学徒的。娘心疼他们,不忍心让他们吃苦。但他们不能让娘为难。 大宝闻言,立刻道:“我也不习武了,虽然我比不上大宝。可是能上码头去扛东西。也能给家里赚点钱。” 陆诗秀听了,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家里还不至于穷得要你这把子力气去码头扛东西。二宝既然不愿意上学堂,那暂时在家里跟着你两个叔叔学识字,也是可行。大宝你可得好好学习武。往后去镖局做个镖师,也能赚不少钱。” 本朝有文武举,若说大宝将来能去考武举也行。但陆诗秀对自己孩子并没有望子成龙那么大的期望。她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平平安安顺顺遂遂的。 她也不指望二宝上个学堂就能考文举,考个秀才都没想过。只是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长,往后不至于过得穷困。 至于三宝、四宝,都还小的很,陆诗秀对他们尚且没有这样的念头。 张瑞荣安慰两个孩子,“等在这里住一个月,你们就知道你爹和你娘是真的能赚到银钱,并不缺你们去做学徒、扛沙包的钱。” 他的记忆还没有完全恢复,但不自觉的心底里,就是和大宝最亲近。兴许是因为这个孩子和自己相处的时间最长。 大宝和二宝懵懵懂懂地点点头。 陆诗秀为了打破此时的僵局,招呼几个孩子们开始收拾行李。 “东西收拾完了,在唠白话。先收拾东西。不收拾出来,今晚咱们谁都别想睡了。” “哎——” “听娘的。” 好不容易收拾妥当,都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陆诗秀下厨做了极为丰盛的一顿饭菜,犒劳犒劳下午辛苦收拾东西的家人们。 现在宅子就在集市边上,想买什么都非常方便。选择余地多,而且价钱也好商量。比过去他们在小李村吃上一顿好吃的,要便宜些。 陆诗秀一边吃饭,一边在心里算着账。只觉得自己选择搬来镇上,是再明智不过的决定。 家里其他人不管账,没有陆诗秀这么明显的感觉。 不过逛集市的时候,几个人都很开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