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四十四章 申奥-《娱乐之超级大亨》
            
            
            
                
    第(1/3)页
    5000字大更,求月票,求月票,求捧场,求捧场!!!!!
    各位兄弟有兴趣的可以加qq群:127875869或我的微信号:色潮001,请注明是读者。
    ———————————————————————————————————————
    夜幕已经降临了,天空中月亮将银辉洒向大海,让茫茫无际的大海不至于全是让人绝望的漆黑,
    海风吹过,伴随着哗哗的海浪声。
    在一片辽阔大水域,一艘被灯光笼罩的超级游艇静静的停在海面上,船上不时传来女人的嬉闹声。
    由于海浪并不大,
    且周围再没有其他声音来源,嬉闹声传出很远,最后被海浪声淹没。这里距离香港已经很远了,
    应该有四百多公里。
    就气候带分布图来看,已处于热带范围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温度从香港的14度提高到了30度。
    正因为如此,
    原本因为怕冷,一直躲在船舱里的关秀眉四女都来到了甲板上,而卫雄四人则依然在五层。
    这里的视野开阔,
    而且前甲板上沿船舷布置了一圈沙发,方便聊天谈事情。再就是可以俯瞰整个第四层的前甲板。
    将关秀眉四女尽收眼底。
    霍振霆面向船首,温柔的海风吹拂过他的鬓角,让他忍不住叹了口气:“好久没这么悠闲了。
    最近一直在忙南沙的项目和申奥,
    整个人都连轴转,
    刚好老十打电话给我,让我能找个理由给自己放个假。说起来还真多亏了阿雄你的黄埔造船厂。
    黄埔造船厂在南沙建设新厂是个积极的信号,
    吸引了不少配套企业入住。
    继而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员来到南沙(广州市南沙区),其中不乏与造船业有关的高等级技术人才,
    这些都是决定房价的重要因素。”
    霍家很久之前就开始投资南沙了,可那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才开始没几年,各项政策都还没稳定,
    难免让人做起事来畏首畏尾。
    因此虽然投入了大笔资金,可几个主要项目一直没有起色,直到黄埔造船厂在南沙投资建设新厂。
    这时,改革开放已经被定为基本国策。
    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期。
    卫雄微微一笑:“南沙是个好地方啊,位于珠江三角洲河口,这样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
    兴盛是早晚的事。
    这个就不说了,申奥的事怎么样了?”
    霍振霆微笑道:“情况还算不错,不过不到最后结果出来,谁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正确的。
    等游艇靠岸后我就要赶去马赛,劳碌命啊。”
    霍英冬对大房的三个儿子各有期待,像老二霍振寰和老三霍振宇主要是走商场,继承他的商业帝国。
    而老大霍振霆则是继承政治和体育事业。
    霍家在香港向来低调,
    但当初迎娶港姐冠军朱玲玲时,却耗资100多万港币,在美丽华酒店筵开360席,嘉宾高达4000人。
    轰动了整个香港。
    后来,霍英冬对外承认当年霍家之所以一反过去低调的传统,是为了给霍振霆打响知名度,
    以便他在国际上为中国进行民间体育外交。
    由此可见对霍振霆的重视。
    目前霍振霆最主要的职务是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同时也是亚奥理事会副主席的候选。
    能有这样的地位,霍家投入了巨大的资源。
    言归正传,今年的9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第101次全会在摩纳哥公国的蒙特卡洛进行。
    这次全会将对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权进行投票。
    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
    8月31日,北京副市长张白发接受澳洲特别电视台采访时,曾对美国国会明目张胆地违反奥林匹克原则、
    干涉中国人民申办奥运会的权利表达了气愤的心情。
    他说,有一位美国朋友曾对他说,美国那样对付你们,你们完全有理由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
    张白发对特别电视台记者说——
    我们完全有理由对美国进行报复,但是我们并不会那样做,因为我们一贯支持奥林匹克运动。
    没想到电视台却断章取义,
    把这段讲话掐头去尾地加以制作之后,在蒙特卡洛表决前夕播出,并且把内容事先透露给西方各大通讯社。
    这件事马上被“哄”成了最大新闻。
    在别有用人的人的操作下,西方几大通讯社一小时一次地播放‘中国要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新闻,
    还播出了澳大利亚电视台采访时的一些镜头。
    以此来证明他们言之有据。
    说中国从来就把政治利益放在奥林匹克理想之上,
    以往就有过抵制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和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黑历史;说北京又在打政治牌。
    这次是想用抵制来讹诈国际奥委会以取得举办权;
    说奥运会交给北京办,到时候万一来个什么变化,很靠不住。如此险恶的用心让人为之愤慨。
    9月17日下午,
    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举行会议,
    会议还未开始,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就让秘书把几则电讯稿送给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看。
    萨马兰奇在电讯稿上写了‘何’字,并在后面打上了个大惊叹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