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穿越夫郎有点甜》
            
            
            
                
    第(2/3)页
    叶存山说云程有计划,“总之你们别不惦记。”
    也是知道安家费贵,他跟人说他们家的计划,“走了就把房子卖了,又不是砸手里。”
    这样算,安家费会少很多,这几年还能攒银子。
    话赶话的,事关一家的大事,元墨跟柳文柏都说回家要跟夫郎商量,没给准话。
    反正这都早着,这两年肯定不可能。
    只是从现在开始培养人,是刚刚好的。
    都只有一天假期,凑一块儿没有不说学习工作的理。
    柳文柏问元墨最近训练怎么样,“怎么没见你往铺子里送故事线?都被否了?”
    元墨说都在家里放着,“我要再看看的。”
    他有底子在,第一本咸鱼没有人指点,就无修改过稿,连载四册带动一个题材。
    再往后写的都是长篇连载,《状元》不必多说,期间两本萌宝文也是火遍大江南北。
    第一期培训的东西,对他而言,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梳理个人写作体系。
    云程熟悉他的写作风格,在故事线这块儿没卡特别死,对标的是成熟的商业文作者,拿到老梗也能因笔力,对全文节奏和人设的掌控度让故事变得精彩好看。
    而他需要把这份精彩的点扩大,简要而言,浓缩出精华,要试稿的书生能看懂。
    元墨还挺有自知之明的,他那东西,自己写没问题,其他人不太行,因为不能默契会意。
    柳文柏摸摸下巴,问他难不难,“我这要写完交稿了,马上要跟你一块儿训了。”
    元墨说有点,“训练的时候觉得不如我自己写算了。”
    柳文柏:“……”
    他立刻懂了。
    自己是能写,可是自己写,铺子里的产出就低了。
    参考云程的情况,他每本自己写,都能挣不少银子,但绝对没有现在一批书生帮他写稿子来钱快。
    所以写大纲的能力还是要锻炼一下,方便铺子长久稳定的发展。
    培训班开启之前,云程还跟主要核心成员开过会,说话本铺子的发展规划。
    开铺子里的理由不累述,当时就延续了故事线试稿模式。
    有培训班以后,能生产流水线故事的书生最次也会倍增,到时他们铺子里的独创性会占很大的优势。
    特别是层层审稿的模式,出来精品稿件,每一层编辑都有奖金,稿子到云程桌上时,都经过多方考验,再被他控全文走向,整体都很稳,这是其他书斋书局无法提供的东西。
    这一步,抓量又抓质,会让话本铺子一直稳定的出现在大众视野,名声打响以后慢慢沉淀。
    在短篇文稿的出新上,有参考正常写作的节奏——当大部分读者,甚至是普通路人,对他们话本铺子的讨论度慢慢趋于平缓时,他们就会出来一期“王炸”话本。
    早期作品不提,最近的就有新媒体风格的虐文,十分养胃。
    一般人还学不来那味儿,目前是他们铺子独家发布。
    没有同类型的文,只能眼巴巴的等。
    说来还有个趣事,原本话本铺子留地址,是为了提供交笔友的机会,可以刊登上去,以文会友。结果这还成了收稿渠道跟催更渠道。
    许多信件寄来,都是给他们铺子收的。
    云程参考了现代回复读者的功能,古代没实时评论区,全部登上去不现实,所以会挑选一部分作为官方回应,这得作者本人写。
    目前初试行,反馈要等外地读者信件,效果要等。
    话归正题,这是目前的稳定经营路线,其中还有铺子的特色赠品,每一本话本,都会随书附赠小情节的连环画。
    还有目前市面上都无人可跟风喝汤的连环画册,以及云程试运行的随书附赠连环画连载篇章。
    不做改变,他们都稳稳当当有事可做。
    但云程是要有改变的。
    培训班一期结束后,答疑手册紧跟着整理校对,再刻印出版销售。
    随后还有完整版教纲与完整版练习题与优秀作业参考附录,这些可以给书生们加以巩固。
    往后还会随书附赠写作小技巧,分析每阶段的红文,或者经久不衰的话本。
    一步步的,把书生们独立写话本的能力了锻炼出来,从根源能力上,降低试稿人数,从而实现最初的收稿模式,由书生们自己写了来投稿,最大程度开发他们的脑洞,碰撞出新题材,铺子里的顶梁柱们也可以脱离手把手教导写话本的阶段,可以只用审稿,空了还能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优势老早就有对比,自己投稿,分出来的收益少,换言之,挣得多。
    只是现在府城很多书生,都习惯上他家来试稿挣外快,需要几个人来自投稿,等挣了银子再做点宣传,才好勾起其他书生的挣钱欲望。
    杜知春在旁边都听完了,说:“这东西我听了是不是不好?”
    他家书斋跟云程的铺子合作渐少,说起来还有竞争呢。
    叶存山笑了声,“替我感谢你堂哥。”
    要不是他办事不靠谱,几次惹恼云程,云程也不会单干。
    杜知春跟府城堂哥不熟,闻言就笑,“你能让你家夫郎多问问柔娘,我那堂哥肠子都要悔青了,他爹训斥了他好几次,家里没别的擅长经商的人,又不想放权,所以书斋还是他管。”
    从前都是他们定期上门拜访,现在不同了,自柔娘从蔚县过来后,堂嫂隔三差五要到家里来说说,是知道他们私交好,想要柔娘牵线,两家铺子的管事坐下来好好谈谈。
    “我堂哥想跟你夫郎道歉,再谈合作。”
    另一边,云程也听说柔娘说了这个。
    他问什么样的合作,“独家授权肯定不可能,我们现在跟很多书商合作,当初单干时,是他们接手货品的,不然我都砸手里了,这事不能忘恩。”
    柔娘说不需要独家授权,别家有的杜家书斋也有就行了。
    不然这日子过久了,再有时兴话本,都避着他家不去——反正他家也没有。
    而科举用书其他铺子里也有,如非是不可替代品,在买话本时,不管是顺带还是掩盖,都能拿上一本两本的。
    在这家买了,就不会再去那家买,杜家书斋的生意会下降许多,不然也不会急了。
    云程有点奇怪,“我记得培训班期间还合作挺好?”
    柔娘都不好意思看云程,无语望天,然后硬着头皮说,“堂哥在外面喝多了,骂你家铺子了……”
    还是话本铺子的人在第一楼聚餐那回。
    上上下下瞒得好,云程都不知道他家挨骂了。
    柔娘语气都变得平直,尬得不想说话,“他本想上门约金掌柜,结果来一次,合作少一次……”
    也就是说,原本骂人以后,固定合作是没有变少的。
    其他书斋有的书,除非独家授权,比如叶存山的《艳.遇记》,主要授权给了小林书斋。
    别的书,杜家书斋想要,也能来谈合作。
    因为屡次上门,上门一次,金掌柜给减一本书,到现在几乎要没有。
    继续下去,杜家书斋时兴话本跟不上,会有恶性循环。
    存银在旁边小声说:“我看他肯定在心里骂得更凶了。”
    柔娘就眼神飘来飘去。
    云程一直觉得柔娘很聪慧,很大家闺秀,事事胸有成竹,真是少有露出这一面的时候。
    都是生意,没有牵扯到家里人,问题不大。
    为朋友,这口气可以咽下去——账都记着,离开府城以后,府城杜家无法给杜知春和柔娘施压,他们再好好盘算就是。
    他答应,柔娘就松了口气,“真是谢谢你了,我堂嫂现在都要天天来,我哪里有精力招呼她?”
    她只是不怎么出门罢了,家里里外事情还是要管的。
    特别是有了孩子,她要做的事情又碎又多,精力不够兼顾其他,应付人应付得她脸都笑僵了,也不好直说赶客。
    这事儿谈妥,还是话家常。
    存银不跟他们唠嗑,吃到七八分饱,就去骑马。
    能快走,就能慢跑,存银想去试试。
    这边都能各自料理,云程让温故知新都跟上。
    而他们吃饱喝足,也去温泉池子那边玩了会儿——男女都有,就泡泡脚。
    小圆圆也想泡,腿太短了,坐池子边都挨不着水面,看着都要急哭了,叶存山就抱着她往水里踩踩。
    玩一阵,满场都是她的笑声。
    季考两天假,能在庄子里歇息一天。
    一路奔波,晚上不胡闹,白天话说多了,又吃了辣,怕伤嗓子,也不聊天。
    次日还睡了懒觉,再出门,就在附近走走转转。
    存银教叶存山骑马。
    叶存山在村里爬过牛背驴背骡子背,上马背没问题,姿势纠正后,比存银初期上手快,能拉着缰绳走几步。
    圆圆很机灵,已经摸出了规律。
    需要人抱着她的事,只能叶存山来。
    她想骑威风,就要叶存山抱着她骑。
    所以叶存山还没走几步,圆圆就伸长了胳膊,若不是被云程抱着,她还想迈开小短腿往那边跑,嘴里一直喊爹爹,要抱抱。
    威风温驯,一家人都经常去看它喂它,对靠近的人没敌意,叶存山上马没被颠,抱个圆圆也稳稳当当。
    圆圆经常被叶存山举高高,坐他胳膊和肩上,对于这种高度适应很高,没吓哭,还笑。
    云程在旁边看着,技痒,拿炭笔画了速写,场景动作记下来,回家再细化。
    想想,他们这些相熟的好友,很难得多家一起聚聚,就说给各家都画一张全家福,“要过阵子给你们了。”
    再根据各家的全家福,他给整合成大合照,往后即使分开,也有念想。
    他画画对模特要求不高,不需要久坐不动。
    这里定稿顺利,也是回家再细化。
    几幅画弄完,午饭过后休息再收拾东西,庄园之行就结束。
    回家恢复正常生活,叶存山上学,存银给家里人做冬衣——他新设计出一个样式,云程说挺好看,一家人都添一身。
    云程则在继续校对整理教纲。
    提问箱的答疑内容他都已经搞完,只等金掌柜确认排版,就可以投入印刷,赶在年底前,让答疑手册先普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