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张祚夜奔-《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1/3)页
    第149章 张祚夜奔
    桓熙当然相信谢艾对自己的忠心。
    毕竟,如果谢艾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桓熙也不至于为了拉拢他,而耗费那么多的时间与心思。
    早早就能召之即来。
    但如果将谢艾留在凉州,即使他自身不愿叛主,时间一长,也架不住底下的人太想进步。
    正如权翼所言,谢艾在凉州的威望太高了,高到张重华对他心生忌惮。
    而张祚面临桓熙的威胁,也不惜自毁长城,非得将谢艾除去。
    当然,桓熙比二人高明之处在于,他同样心有忌惮,却不会表现出来。
    权翼刚才还在提醒桓熙不能再让谢艾统领凉军将士,桓熙也表示认同。
    但当谢艾前来拜谒的时候,桓熙却笑着道:
    “今日所获凉军俘虏,皆由子秀(谢艾)统率。”
    谢艾赶忙推辞,他曾经因为功高震主,而被张重华猜忌。
    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
    今日大胜,固然可喜,但谢艾也清楚,以自己在凉军中的威望,只怕会让桓熙身边不少人寝食难安。
    谢艾又怎敢接受这一任命,他诚恳的推辞道:
    “主公信任,艾感激涕零,但卑职只是降将,怎能有此妄想。
    “还请主公收回成命,将降卒另委于他人。”
    桓熙不悦道:
    “子秀莫非以为我是在故意试探你!”
    说着,他叹息道:
    “唯有子秀,才能使降卒尽快提振士气,为我所用!
    “桓某历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子秀也不应该怀疑我的用心。”
    谢艾闻言,赶忙跪地请罪。
    桓熙将他扶起,连声宽慰,才使谢艾答应暂时替桓熙统领这支降卒,但也请求等夺取凉州之后,自己能够将凉州将士交还给桓熙。
    谢艾这么的识大体,桓熙自然高兴。
    此战收获八千多的降卒。
    虽然只有数百骑兵逃回了姑臧,但还是有部分凉军从战场上逃走。
    这些降卒,要想尽快派上用场,就必须将他们交给谢艾。
    正如桓熙所言,只有谢艾,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让降卒恢复战斗力。
    果不其然,谢艾带着战场上缴获的甲仗来到降卒面前,对众人道:
    “愿意与我一同听从桓公驱使者,请上前重拾甲仗!”
    八千多名降卒,无一例外,尽数闻声而动。
    他们重新捡起来的,不仅是盔甲、兵器,也有临阵对敌的勇气。
    毕竟降卒们深深敬畏的谢艾,此时已经重新成为了他们的主将。
    谢艾对众人许诺道:
    “待桓公攻取武威,必能使诸位与家人团聚!”
    降卒们闻言,无不振臂欢呼。
    桓熙远远望见这一幕,不由叹道:
    “兵法曰:三军之势,莫重于将。
    “将为三军之魂,也是三军之胆。”
    众人闻言,无不深以为然。
    桓熙回营时,远远绕开了姑臧。
    虽然他不怎么相信城中守军经历这一败,是否还敢出城,但是一路上带着这么多的缴获,小心一些总没有错。
    当桓熙回到大营,在派出哨骑紧盯姑臧四门之后,便在营中大肆庆祝,赏赐将士们肉食。
    酒是不让喝的,否则,别说敌军袭营是否能够清醒应战,真有人在营中耍起酒疯,那也是件麻烦事。
    桓熙立了两座营寨,其中一座为晋军,另一座为谢艾麾下三千步骑以及新近归附的八千多名降卒。
    这些降卒的家人还在城中,桓熙实际上,也不敢完全信任他们。
    但有谢艾督率三千步骑镇着,倒也没有闹出事情来。
    当然,肉食也一并被送往了谢艾的营寨,让众人同乐。
    哪怕内心并不完全信任,但在表面上,桓熙还是将降卒当作自己人来看待。
    当天夜里,桓熙甚至只身前往谢艾大营,宿在营中,让谢艾麾下的三千步骑以及八千降卒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信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