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楚臣使梁-《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1/3)页
    第187章 楚臣使梁
    河内郡,西晋时属司州,位于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下辖九县,治于野王。
    慕容恪、慕容垂早已离开野王城,统率十万步骑进驻河内九县之一的河阳县。
    河阳县以南,一座浮桥横跨黄河两岸,即为富平津大桥,后人又称河桥。
    富平津大桥由西晋名将杜预所监造,是一座舟船相连的浮桥。
    慕容恪走过河桥,与其弟慕容垂说道:
    “此战若胜,我当奏请陛下,于桥南、桥北各筑一城。
    “以二城控扼大桥,进可攻,退可守,阿奴以为如何?”
    阿奴并非蔑称,而是兄长对弟弟的称呼。
    虽然黄河流量季节性差异大,在枯水期能够人马涉水而过,兼有冰冻期,可一旦遇上丰水期,往来黄河南北,还得指望这座浮桥。
    慕容垂颔首附议道:
    “阿干与垂不谋而合,只是垂以为,还可在河中沙洲再筑一城,可保万无一失。”
    阿干一词,则是鲜卑人对兄长的称呼。
    原来,兄弟二人过河时,还曾路过一处河中沙洲。
    沙洲宽广,足以修建城池。
    慕容恪笑道:
    “还是阿奴思虑周全。”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一百四十二年后,北魏孝文帝就在富平桥北设立一城,又过四十二年,东魏权臣高欢,也在南岸与河中沙洲各筑一城,即为后世著名的河阳三城。
    在亲兵的护卫之下,慕容恪、慕容垂亲自察看过洛阳周边的环境,又重新回到了黄河北岸的河阳县。
    为将者,当知晓地理。
    既然决定以洛阳为战场,与桓温会猎,就必须对洛阳周边的山川地貌了然于心。
    进到帅帐,慕容垂突然问道:
    “阿干,我等屯兵于河阳,自然是担心如果大军渡河,会将桓温惊走。
    “可他若是止步于许昌,不愿北上,又该如何是好?”
    慕容恪闻言,自信满满道:
    “桓温一定会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