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做个包工头-《重生之逆袭芳华》
第(2/3)页
现在,大家还没有进军景江,并把景江作为基地,让其成为大明广场进军江南发达区域的桥头堡。
原本马光明打算等安州城北大明广场开业之后,再让孙希宁他们有所举动,现在,谢林军到了景江,却无缘无故地给大明广场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桥梁。
“恭喜恭喜。”马光明笑着拍拍谢炎的肩膀,“以后还请谢公子照顾照顾。”
“什么照顾不照顾的,”谢炎有些得意,却摆出一副自己压根没有得意的样子,“咱们相互照顾,相互照顾。”
谢炎自从因为钱正铎明里暗里的协调,已经决定跟马光明握手言和,但马光明一路飙升的身家,让他一度有些抬不起头来,总觉得两个人在见面打招呼的时候,自己都有些低他一等。
现在好了,自己老头子短短的时间内相当于连升两级,而且还有望在年底换届的时候来个帽子戏法。有了这个加持,身家暴涨如马光明,也不得不主动给自己买单示好,现在,两个人之间,似乎又打平了。
这样的感觉真是太爽了。
想到这儿,谢炎“望父成龙”的心情,更加迫切了些,觉得老头子能更快更高更强一点,那就好了。
马光明不知道谢炎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但猜到他这会儿狐假虎威,当下也不点破,给他留了点面子,也给以后留了条路。
离开西餐厅之后,马光明又带着唐豆逛了一下,女孩子都是喜欢逛街的,为了弥补安州烧饼变馊了的过错,马光明只能硬着头皮跟着。
玩到下午五点左右,唐豆终于要回去了,来的时候唐彪就嘱咐过她,不能玩得太晚。
马光明想打个车送她回去,然后自己再回去,却没想到接到了赵远章的电话:“光明,你在阳江,还是安州,还是红旗镇?”
“我在阳江大明广场。”马光明说道,“你有事?”
“没什么,我也在阳江,晚上撸个串,喝点酒?”赵远章不急不快地说道。
马光明看了看唐豆,唐豆听他在打电话,估摸着是有什么情况,笑笑说道:“没事的,你忙你的,我自己打车回去就行。”
“可以,那待会儿见。”马光明这才回道。
然后送着唐豆走到路边等着出租车,这里现在客流量很大,出租车很多,没有等太久,唐豆就招到了车,一头钻了进去,然后摇下车窗:“明天上午你在家的吧?”
“在的。”马光明点点头,明天上午他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那我明天上午去找你,你把数学和英语的资料准备好。”唐豆坐在后排座位上,露出灿烂无比的笑容。
送走唐豆,马光明看到赵远章发来的短信,又是在阳江建校那边的杨四烧烤店。
这个“院长”,也不知道为大明广场营业额做点贡献。
马光明谩骂了一句,还是招手喊了辆车,赶到阳江建校。
赵远章已经在了,让马光明感到一丝意外的是,李小伟也在。
马光明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李小伟了,而李小伟也从赵远章口中得知了马光明现在的身份和身家,看到马光明的时候,甚至有些畏畏缩缩。
这大概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一个原本跟自己差不多的人,相处起来也就没有丝毫压力,但突然听说这个人有着极高的地位,或者有着极高的身家,再次相处的时候,不自觉地就矮了几分,平等相处的念头一去不复返。
马光明并没有觉得什么,还是老样子地跟李小伟打着招呼,然后一屁股坐下,冲着赵远章骂道:“你这厮不是已经毕业了吗,怎么请客吃饭还放在这个烧烤店,是真舍不得老板娘吗?”
李小伟听了这话,这才笑了起来,他们几个来这里吃烧烤的时候,总喜欢拿胖胖的老板娘开玩笑,现在马光明继续提这个梗,顿时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仿佛马光明还是那个普普通通的阳江一中的学生。
赵远章也不管他嘲笑自己,烤的肉串还没上来,自己先扳开几瓶啤酒。
他喜欢喝冰啤,但刚从冰柜里拿出来的啤酒过于凉爽,对肠胃不好,于是他开了一瓶冰冻的,开了一瓶常温的,然后兑着喝,温度正好。
“看这个架势,今天不只是请我来吃个烤串,为自己三年不光彩的建校学习生涯告别的吧?”马光明也接过啤酒来,一半一半地兑着。
老板杨四端来刚烤好的“骨肉相连”,三个人便各抓了两三根,撸了起来。
“是这样的,”三根串下了肚,赵远章这才说道,“我大伯搞了个建筑队,想让我去他的建筑队混,你觉得怎么样?”
马光明一愣,前世赵远章毕业后就是从包工头做起,后来还搞起了建筑工程公司,身家不菲。
只不过现在的赵远章,跟着马光明搞起了“大明外卖”,收入也是很可观。
马光明一度想让赵远章进入大明集团的队伍中,但他学识一般,对于互联网经济的认识也不够深,显然不适宜跟孙希宁姚柏林他们一起混,就连经营房地产产业,让他跟着郑亚军,估计也不太合格。
在阳江这里的大明外卖点,他倒是干得还行——但是经营一个外卖站点,实在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也不需要长远的目光考虑,那些都是公司管理层考虑的事情,他们只负责后台接单,然后根据外卖员的位置派单。
这样也是网络后台搭建好的系统,站点上只要根据基本要求操作即可。
只不过赵远章在这里赚的钱不少,毕业的时候,已经攒了好几万块,在同时毕业的同学当中,算是非常有钱的一个。
“你大伯的工程队有多少人?”马光明没有直接回答,反过来问道。
赵远章有些尴尬地笑笑:“这个没数的,有时候工程量大,会临时去招一些人,固定的大概就十来个。”
这一点马光明也是清楚的,阳江是建筑大县,除了一建这样的大公司外,还有中星建设、阳光建设等几家较大的建筑公司。
这些建筑公司自有的建筑工人并不算多,往往都是接到了大单之后,再将任务划分成几个工区,交给不同的包工头去做,也就是俗称的转包。
有时候不但有二包,还会有三包、四包……
反正只要能按时完成甲方的工程,转包给谁都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