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农村包围城市-《重生之逆袭芳华》


    第(3/3)页

    “能不能选择收购一家超市,先把牌子打出去?”孙希宁提了一个问题。

    收购?

    马光明摇摇头,觉得不太可行。

    倘若是收购一家已具规模的超市,要想劝动对方出售掉会下金蛋的大母鸡,只怕不开个高价是不行的,而大明超市目前所有的资金来源都是大明外卖网站提供的,换句话说,如果要分清楚的话,大明外卖才是大明超市的唯一股东。

    大明超市现在还只是纸面上的存在,也不需要花太多的钱,所以外卖网站的那些投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但要大笔的投入,那些投资人只怕就会有看法了。

    但如果只是买一家小的超市,又不足以打响大明超市的名头,毕竟,大明超市的定位是大型商超。

    “不妥!买大的太贵,买小的无意义。”马光明敲下一行字,发了出去。

    突然,他又想到了一个新的意见,赶紧输入:能否找到合适的商业大楼,出租一个?

    既然买下一个现场的超市不现实,那么不如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租的话比起买下大楼,要便宜不少钱。

    现在安州正在向南向东拓展城市版图,想来一定有一些商业地产,就像茂盛大厦一样。

    只不过茂盛大厦是写字楼,不能搞大型商超。

    “这个想法不错!”郑亚军回了一句,表示赞同。

    过了一会儿,孙希宁回道:“好的,马上就安排人去四周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大明超市可以租商业大楼,那么,大明广场能不能租呢?

    马光明突然想到,一些商业综合体就是走的两条路线,一条是硬资产路线,公司下属的商业用楼都是自己的,产权归属于公司所有,跟一些商家合作之后,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和租金来盈利。这样做的好处是硬资产会保值增值,而且是企业的稳定盘;弊端是花钱太多,不利于极速扩张。

    还有一条是软资产路线,就是跟一些商业地产合作,他们建好楼,交给大明集团来经营商业综合体。这样做的缺陷是收益减少,但好处是投入少,利于扩张。

    原先马光明是想着一座一座大明广场盖起来经营,但这样的速度实在是太慢,搞了软资产,就能一下子解决资金方面的问题,能够迅速在各地布点。

    现阶段很多三四线城市都没有像样的商业综合体,而那些大公司的目标都在一二线城市,他们看不上三四线城市的市场,生怕自己将商业综合体开到小城市去,丢了自己的份。

    或者他们的策略是先站住一二线大城市,等市场饱和之后,再大举进军小城市,凭借着雄厚的资本和名气,自然无往而不利。

    但马光明的想法却跟他们截然相反,要趁他们的战略目光还没有垂青三四线城市的时候,大明广场就先行一步,抢占市场。

    一二线城市的市场虽然大,但架不住三四线城市数量多啊!

    老人家当年选择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大获全胜,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