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公费出国-《六零再婚夫妻》


    第(2/3)页

    老杜:“外面普通人家里都有几把枪。我和小邵不算普通吧?你有枪吗?”

    杜春分没有。

    以前老家有几杆猎枪,但后来都被收上去了。

    杜春分不禁说:“看来外国也不是那么好。”顿了顿,看向他,想说又觉得没必要。

    “我是外人?”

    杜春分道:“那我就说了。你说外面那么乱,你前妻还活着吗?”

    老杜愣了愣神,意识到她说哪个前妻,忍不住叹气:“那是你娘啊。”

    “国难当头出国享受的娘?”

    老杜道:“个人选择。”

    杜春分白了他一眼,掉头走人。

    老杜见状又忍不住叹了口气,不禁庆幸没跟她说实话。要知道带个从孤儿出去都不带她,还不得被她嘲讽成什么样。

    “甜儿的事你就别担心了。”老杜追出去说。

    杜春分挥挥手下楼。

    警卫跟上去送她出大门。

    秘书忍不住问:“出什么事了?”

    老杜道:“好事。还记得我那个高考考了三百五十多的孙女吗?”

    秘书怎么不记得啊。

    宁阳市状元是个十几岁的女孩子,他家亲戚邻居议论许久,谁家孩子这么有出息。

    后来老杜自爆,从上到下都不敢相信是他孙女。

    当时省领导班子还觉得奖金太少,无颜见老同志老领导。

    老杜道:“上面打算今年重启公费出国,选中她了。“

    秘书惊得张大嘴巴,好一会儿才把嘴闭上,咽口口水:“什么时候的事?已经去了?”

    “公费程序严苛,没这么快。光政审就得审小半个月。”

    秘书不禁说:“您女婿是军官还要审?”

    “当然。干部子女出去了不回来,父母威胁断绝关系都没用的也不是没有。”

    秘书想想:“我怎么觉得在哪儿听过。”

    老杜道:“一个挺有名的演奏家吧。具体我记不清了。后来赶上革命他爸死了,有些人说是被批的。极有可能是那种不孝子气的。经历过艰难岁月的人,写几份检讨,被关押起来,或者当众检讨这些事还压不垮他们。”

    秘书点头赞同:“既然是革命前,那时候咱们国家困难还派他出去留学,这么光宗耀祖的事,愣是被他整成叛国,前后反差这么大,他父母哪受得住。就算没有革命,邻居一人一口唾沫,也够他父母受的。这人就没为父母想过吗?”

    老杜道:“自私的人反而认为父母自私。不过我们家甜儿不会。”

    秘书笑道:“您孙女思想觉悟肯定不一般。”

    殊不知审核材料的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因为以前有太多学生留在国外,十年革命后第一批留学生,又是去最发达国家环境好的学校,很容易腐蚀人心,所以上面格外慎重。

    邵耀宗和杜春分在宁阳,所以从宁阳查起。

    老杜“死而复生”,杜春分的材料就被改了。

    上面调出杜春分和邵耀宗的材料很满意,看到杜春分父亲那一栏是杜启元,审核人员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
    第(2/3)页